这个夏天,打工人挤爆了「羽毛球」馆!


今年夏天,羽毛球这把火又烧起来了,成了年轻人的新宠。在深圳,95后的小Z(化名)发现,从4月开始,他的运动群里,羽毛球局的邀约突然多了起来。以前一个季度也就两三次,现在一周两场都打不住。羽毛球

小Z说,现在南山、福田那边的热门羽毛球场,周末的价格已经飙到了160元/小时,可还是得提前抢,不然根本订不到。因为价格不菲,场地又紧张,他们通常都是八个人分成两组,一打就是两小时。

而且,新手加入的势头也很猛。小Z观察到,周末的场馆里,可能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是在上新手私教课。这场景,有点像之前飞盘火起来的时候,现在羽毛球的社群活动也越来越多。

羽毛球的火热,从运动品牌的销量上也可见一斑。魔镜市场情报的数据显示,2024年6月,淘宝天猫上运动/瑜伽/健身/球迷用品品类销量TOP10的品牌里,专注羽毛球产品的尤尼克斯居然挤进了前五。而销量排名第一的李宁,羽毛球单品类的销售额也是最高的。

那么,这个夏天羽毛球怎么就火成这样了?为什么偏偏是羽毛球?这波羽毛球热潮,又有哪些品牌抓住了机会,赚得盆满钵满呢?

或许,这不仅仅是一项运动的复兴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,年轻人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压力,寻找乐趣。羽毛球,简单易学,又能带来竞技的快感,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。而那些能够紧跟潮流,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品牌,自然也就在这波热潮中获得了成功。

国民运动羽毛球,今年更火了

羽毛球,这三个字,你我都不陌生,它几乎是国民运动的代名词。但今年的夏天,它在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,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强烈。

数说聚合数据显示,2024年6月,在各大社交平台和内容聚合网站上,“羽毛球”相关的发帖内容数竟然超过了370万,这可是一年前的四倍还多。这数字,就像是羽毛球在键盘上跳起了舞,轻盈又欢快。

线上的火热,也蔓延到了线下。羽毛球场馆的门票,抢手程度堪比演唱会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大众点评上的商家页面显示,北京五棵松恒星国际、大望路尤尼克斯羽毛球馆、百子湾火星运动空间等地的周末晚间场次,价格都已超过了200元每小时。

而那些相对平价的场地,想要订到,你得提前一周,还得拼手速,就像是在抢购限量版的球鞋。

这“一场难求”的局面,甚至催生了球场“代订”业务。在闲鱼上,覆盖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“羽毛球场地代订”服务比比皆是。有的能帮你拿到打折的价格,但如果你想订的是热门场地,不仅要付原价场地费,还得额外支付代订费,有时候这代订费比场地费还要贵。

羽毛球,这个夏天,你不只是一项运动,你成了一种现象,一种潮流,一种年轻人对生活热爱的表达。而我,只想在这个夏日的微风中,拿起球拍,与你共舞。

图片(图片来源:咸鱼APP)

羽毛球是怎么变得更火的?

在国内,羽毛球运动本来就有很深厚的“群众基础”。疫情后的大众运动热,也进一步推动了羽毛球运动参与人数的增长。

今年6月,世界羽毛球联合会青岛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卫国在接受《财新》的采访时提到:“当前,羽毛球已是国内第二大的大众运动,经常参与者约有2000万人,普通爱好者约有1.5亿人。”

回溯最近一年,互联网上“羽毛球”相关话题声量变化,我们发现有3个关键节点。

首先,是羽毛球赛事带来的热度——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,羽毛球赛事往往能引来很高的大众关注度,包括2023年10月的杭州亚运会羽毛球决赛,和2024年4月亚洲羽毛球锦标赛。

随后,羽毛球奥运冠军林丹等体育明星也开始在抖音宣传羽毛球,为羽毛球带来了第二波热度。在评论区,不少网友都假装放狠话:“动作看起来真的像个新手,我说的是我,丹哥你是我们羽毛球界的神。”

到了今年6月,#羽毛球女孩#相关话题在抖音上兴起。不少女性羽毛球爱好者分享了自己穿着时尚/颜值甜美、但“杀球”凶狠、实力强劲的视频,展现出极大的反差,吸引了不少人在评论区表示自己“也想杀成这样”。

再加上奥运将近,像霸王茶姬等品牌都开始选择包括羽毛球在内的运动员作为“健康大使”,进一步堆高了人们对羽毛球的热情。

因此,年轻人开始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找搭子,渴望参与到这波体育热潮里。

图片

在小红书的世界里,羽毛球不只是一项运动,它还成了一种新的社交货币,悄然搭建起一个个交友、相亲的社群。在寻找球搭子的征途上,大家像是在玩一场匹配游戏,考虑的无非是三个要素:空闲时间要合拍、能力水平要相当、地理位置要近便。

在能力水平上,新手们尤其挑剔,他们渴望找到那个“不嫌弃我笨拙,我也不嫌弃你骄傲”的搭子,一起在球场上跌跌撞撞,共同进步。有人甚至愿意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交换,比如法律从业者们,他们愿意用免费咨询或打折的官司服务,来换取一场场羽毛球的约定。

而从地域来看,这场羽毛球的热潮似乎更偏爱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,或许这与小红书平台的用户画像不谋而合。

那么,究竟是谁在这场“羽毛球热”中分得了一杯羹?

别看羽毛球看似“朴素”,新手和爱好者们投入的金钱可不少。魔镜市场情报显示,2024年6月,淘宝天猫上的羽毛球类目销售额竟超过了4.5亿元,是乒乓球的两倍还多。

从年轻人入坑后关注的两大焦点——“装备”和“穿搭”来看,我们不难发现,羽毛球和球拍成了人手必备的装备。而且,大家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的羽毛球品牌,如亚狮龙、尤尼克斯、威克多,当然还有我们的国货之光李宁。

李宁与羽毛球的情缘,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。从2009年到2021年,李宁一直是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的唯一指定装备赞助商,这份坚持和专注,也让李宁在羽毛球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
在这个羽毛球翻红的夏天,我们看到了运动与社交的完美结合,看到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追求。而对于那些能够洞察消费者需求、紧跟潮流的运动品牌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夏天。

图片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7月,包括亚狮龙、威肯、薰风在内,9个品牌先后发布了羽毛球产品涨价公告。

通过整理部分品牌面向经销渠道的公告,我们发现,从今年1月开始,李宁、尤尼克斯等品牌的羽毛球已经经历了3-4轮涨价潮,尤尼克斯最高每打(12只/打)涨价50元,但目前尤尼克斯天猫旗舰店已经下架了全部羽毛球产品,客服的回复是“没货了”。

图片

在李宁羽毛球天猫旗舰店中,性价比最高的G300系列要113元/打,国际比赛级别的G900则要269元/打——相当于每两打G900的价格,就接近一克黄金的价格。

而在穿搭方面,人们的选择就和前面大不相同,不再局限于羽毛球专业品牌。

比如,小红书“羽毛球穿搭”话题中高频提及的不仅有李宁、迪卡侬这样的全品类运动品牌,还有跟网球相关的wilson、主打瑜伽的lululemon等。

图片

原因是大家不仅追求运动专业性,还有融入当下潮流的时尚感。

一方面,羽毛球穿搭还是要适合运动时穿。“打球出汗多,透气性太重要了”,因此大家更倾向于选择使用“速干”面料的产品。

图片

在这个羽毛球翻红的夏天,人们对运动服饰的期待,也悄然发生了变化。它们不仅要专业,要舒适,还得好看,甚至要显瘦。小红书上,不少声音在吐槽那些颜色鲜艳、纹路夸张的专业羽毛球服:“大红大绿,饱和度爆表,真是让人难以理解。”相比之下,网球服的青春靓丽,更日常的版型,让人不禁心生羡慕。

于是,不少女性羽毛球爱好者开始尝试将近两年流行的网球风,平移到自己的羽毛球穿搭中。白色百褶裙成了核心单品,搭配上运动背心或POLO领T恤,这样的组合,在流行趋势的推动下,不仅在运动场上,也逐渐走进了日常的搭配。

而平价,也成了大家选择运动服饰时的一个重要考量。毕竟,运动装备不是一次性的,大家往往需要多套轮换。这也就是为什么迪卡侬的T恤、速干衣等平价产品,被频繁提及。

在小红书的“羽毛球穿搭”相关笔记下,有用户这样评论:“几百的羽球服可以穿,但只要不虚荣,几十的羽球服也可以穿。又穷又菜又爱玩的我,肯定要物美价廉为最好。”

这番话,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。运动,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,而是一种享受,一种生活态度。无论是专业的羽毛球服,还是平价的日常穿搭,只要穿上它们,我们就能在球场上挥洒汗水,享受运动的快乐。

也许,这就是运动的魅力所在。它不分贵贱,不论贫富,只要你愿意,就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。而那些能够洞察到这一点,提供既专业又时尚,既平价又优质的运动品牌,无疑将在这场羽毛球热潮中,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心。

写在最后

羽毛球这个夏天的火爆,如果拿来复盘,你会发现,它和之前飞盘、骑行这些小众运动的流行,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这些运动,它们的门槛不高,对场地和装备的要求也没那么挑剔。你不需要专业的体育馆,也不必准备昂贵的器材。哪怕是公寓楼下的空地,社区广场的角落,找片空地,就能开始你的运动。

而且,这些运动的社交属性特别强。年轻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找到组织。在运动中,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,还结识了新朋友。

随着羽毛球热潮的持续升温,确实有不少品牌和商家抓住了这波红利。不仅仅是李宁、尤尼克斯这些传统的羽毛球品牌实现了销量的增长。

在淘宝天猫上,不少作为羽毛球场、羽毛球教练的“平替”产品也卖得火热。比如2024年6月,淘宝天猫上的羽毛球网/网架产品,单月销售额超过了1150万;更细分的“羽毛球训练器”产品,单月销量也突破了10万。

从疫情之后,全民运动的热情一直在延续。在这期间,不少小众运动破圈成为了大众的宠儿,也有像羽毛球这样,从传统的国民运动中重新翻火的新故事。

所以,通过深入挖掘消费者的需求,对于运动品牌来说,未来仍然是充满想象力的。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运动的革命,更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革新。